食用菌菌种污染原因与预防措施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是食用菌栽培的先决条件,而纯度高、生命力强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获得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菌种场的经济效益和信誉,更关系到菇农的种植效益。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菌种的产量不断扩大,菌种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成倍增加,已成为食用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菌种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客观地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制种成本,提高菌种质量和产量。菌种污染原因分析1、菌种本身不纯,无论是母种、原种还是栽培种,都必须使用纯种接种培养。如果用于扩繁的菌种不纯,制备的新菌种也会受到污染。污染通常表现为接种菌块内部或周围,批量较小。如果此时不及时发现,危害会进一步加大。 2、工艺不合理,设备过于简单。熟料用于配制菌种,生产过程必须经过常压或高压灭菌,使培养基无菌后才能接种纯培养。农村个体户生产菌种过程中,各环节设备分散,无法形成流水线。一些生活区和生产区混在一起,灭菌、降温、接种环境不是越无菌越好。要求,造成无菌培养基的再次污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生产、粗放技术、简陋设备,必然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失。 3、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无论采用常压灭菌还是高压灭菌,如果同一批次灭菌后的培养基全部或大部分被污染,杂菌种类较多,则杂菌出现在培养基的各个部分。这种情况可能是灭菌不彻底造成的。 4、操作不规范在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细菌污染中,杂菌不仅存在于接种块周围,也常出现在其他材料表面的表面,呈点状,不一定集中在一处,而且不规则.这些操作技术包括灭菌操作、灭菌后的无菌处理、接种时的无菌操作、接种后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5、培养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果接种后污染率较低,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这就是养殖环境造成的污染。如培养环境过于潮湿、培养室被污染源污染严重、瓶口棉塞潮湿、菌袋破损、害虫鼠害等。 污染防治措施1 . 优质菌株的选育和生产。优良菌种选育是根据不同食用菌的遗传特性,有目的地采用自然分离筛选进行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或杂交育种。采用细胞融合等方法,在各种栽培实践中考察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出符合栽培目标的菌株。优质菌株鉴定包括:,外观鉴定:菌丝体粗大白色,粗壮,有弹性,生命力强。 .干湿鉴别: 将母种转移至干湿不同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天,30-34培养12小时,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显微鉴定:观察菌丝形态是否为栽培菌株。 菌丝生长速度: 所有菌丝生长快、整齐、密实、结实,是优良菌株。 .蘑菇出菇试验:瓶栽快速出菇,评价产量和品质。 2、根据菌丝体营养状况控制栽培环境食用菌栽培条件的控制主要取决于食用菌的生理要求。各种食用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栽培条件。菌种培养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的控制。温度控制是菌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温度与菌丝生长的快慢和菌丝的强弱有直接关系。香菇菌种生长温度略高于32-35,其他香菇菌种生长温度为22-25。除菌种自身发热外,培养室温度一般控制在20-22。水不仅是食用菌的主要成分,也是菌丝吸收养分和代谢的必需物质。一般食用菌基质含水量为60%-65%,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

培养室要通风,保证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及时排出。光照对菌丝的生长发育不是很必要,最好在黑暗条件下培养。 3、合理安排制种季节,避开容易滋生细菌的天气。合理安排制种季节,避免不利天气,是防止杂菌污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果温度合适,细菌的生长速度最快,也是细菌污染最严重的时期。 4、适当增加接种量。培养基灭菌后,如果菌丝不能及时覆盖培养基,随着时间的推移,菌种污染的几率会增加。为此,应适当增加接种量,增加菌种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以加快菌丝生长速度。例如,母种采用两点接种法,原始种采用多点接种法,栽培种采用两点接种法。 5、严格技术规程操作。首先,种子生产者需要具备相关的微生物学知识,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其次,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药物防控措施,对基质进行彻底灭菌,然后在无菌环境下冷却、接种、培养。 .每次使用接种室(箱)前一天,将灭菌后的瓶(袋)、培养基及各种必备物品同时移入接种室(箱)进行消毒。 .操作前穿无菌工作服、工作鞋、口罩、工作帽,进入接种室前用2%煤粉皂洗手。 .接种前用75%酒精棉球擦手。 .接种完成后,及时取出瓶袋培养物等物品。 高温季节,接种室应提高消毒灭菌水平。

标签:
  • 菌种选育方法
  •  
  • 菌种选育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